7月29日,“信息技术应用产学协同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在京正式发布。该计划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关村新兴科技服务业产业联盟组织实施,管理办公室设在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行动计划”汇聚了国内顶尖高校、领军企业和权威机构的集体智慧,旨在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新范式,为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与持久的动力。
“行动计划”构建了"标准引领一资源共创一生态赋能"三位一体的自主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系统性部署五大核心任务,全面打通人才培养全链条。在课程建设方面,将产业前沿技术与高校教学资源深度融合,共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在实践教学方面,建立国产软硬件实验室建设标准,规范实践教学场景;在资源共享方面,构建动态更新的产业知识库平台,实现教学资源智能推送;在能力培养方面,开发基于企业真实业务场景的实训项目,创新就业能力评价机制;在生态构建方面,打造区域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促进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形成。“行动计划”力争三年内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兼具硬科技实力与软性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行动计划”正式发布
启动仪式上,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张尧学院士,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王钧铭教授,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龚小勇教授,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执行主任刘龙庚,电子工业出版社党委委员、副社长秦绪军,以及10所高等学校、10所高等职业学校、27家企业、2家出版社共同参与了“行动计划”的发布,共同构建了教育界与产业界协同创新的强大矩阵。(首批参与单位名单附后)
仪式期间,“行动计划”专家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该专家委员会分为高校组和高职组两大板块。高校组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尧学院士,以及高职组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钧铭教授,共同为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和委员颁发了聘书。该专家委员会集结了张尧学院士、廖湘科院士、王怀民院士等50余位业界权威专家,其专业领域覆盖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工业软件等关键领域,为首批参与单位构筑了坚实的智力后盾。
“行动计划”专家委员会受聘仪式
该“行动计划”的实施将有效破解关键领域人才短缺瓶颈,通过建立从技术研发到教学转化的快速通道,破解产教资源高适配难题,构建"技术-标准-人才"的创新闭环。
一直以来,宝兰德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业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我国培养急需紧缺的国产中间件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信创人才队伍的建设。依托自身信创产业、产品及服务能力优势,宝兰德与工信部教考中心联合推出《宝兰德中间件系统运维技术》专项技术培训认证,同时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在技术研究、人才培养、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作为首批参与单位,宝兰德将充分发挥在基础软件方面的技术优势和产业经验,积极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实验室标准制定、实训项目设计等工作,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为推动我国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附:“信息技术应用产学协同人才培养行动计划”首批参与单位名单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职业技术大学
无锡职业技术大学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麒麟软件有限公司
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达梦数据库股份有限公司
中电科金仓(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奥星贝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宝兰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南京翼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永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苏州浩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神州数码云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诚迈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视源股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浪潮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联想开天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攀升鼎承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工业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排名不分先后)
咨询反馈